何君堯就第3個辯論環節-北部都會區規劃發言稿

主席,

這個是第三部份辯論環節,本人完全支持施政報告內提及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建議。

本人不單只大力支持將發展步伐加快、提速,還要把發展時間縮短。

在法規上,我們可將過時的法規修改。相信今屆第七屆立法會將會全力配合政府的工作,拆牆鬆綁,去除障礙。

在程序上,我們可以把出優化和簡化,一切事在人為。事實上局/處方是有相當行政酌情權的,只要當權者願意承擔,製定或修訂相關指引去運用,必定會有助於加快工作步伐,急民之所急,做出實質的成績就是指標。

談到北部都會區發展方面,我們可以更加大膽地將目前1200公頃範圍擴闊到2500公頃(即25平方公里),東自蓮塘、西達新田;南自馬頭嶺、北達深圳羅湖泥崗路/布心路,連接內地羅湖區20平方公里面積,善用分隔兩地15公里的深圳河,將北部都會區與深圳羅湖有機地結合起來一併發展。

參照「2006年人大設立的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和「2017年人大常委作出設立廣深港高鐵西九一地兩檢車站」的決定,大膽打造一個「特區中的特區」,容許內地與香港居民在「特區中的特區」內自由出入,而無需辦理出入境手續。這樣做,有利於人才交流,吸引投資,開拓科創,加速兩地合作和協同效應,將新都會打造成一個先進創科、經濟甚至乎國際性機構進駐的國際新都會。

這樣形成「深中有港,港中有深!」,有利於香港融入大灣區發展,亦為未來香港進一步與內地融合發展設定更有前瞻性的基礎。

主席,本人僅此陳詞。

何君堯
18-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