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君堯就財政預算案2022/23發表意見的發言稿(27-4-2022)

[明日大嶼太遙遠 望全力推動北部都會區!]
~~~~~~~~~~~~~~~~~
主席,

A背境
1.今年是2022/23財政年度政府的財政預算案,亦都是財政司陳茂波司長第六個財政預算案。過去五年我都是完全支持他,今年又怎麼看呢?

2.財政司司長今年預算開支達到了歷史新高峰,高處未算高,8073億。雖然如此,我們今年收入也不低,達7159億。整體預算為赤字,我們將會蝕不少於563億,佔本地生產總值的1.9%。

3.在過去五年,我都一直支持財政司司長的預算案。以去年而言,那是1016億赤字預算,最後托司長鴻福,由赤字變成盈餘。我們有正數189億元進賬,為庫房儲備提升至9467億元,可說萬幸!

4.而今年的赤字比去年1016億相比,沒有那麼嚴重,我對司長是有信心。今年都不例外,我仍會支持財政司司長的預算案。

B.基本法
5.基本法怎麼講?我沒有迷失方向。
基本法第107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

6.基本法第108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獨立的稅收制度。香港特別行政區參照原在香港實行的低稅政策,自行立法規定稅種、稅率、稅收寬免和其他稅務事項。」

7.簡單地說,量入為出,開源節流就是基本原則。就開源節流方面,我希望可以同司長分享以下幾點。

C.開源方面
I拓闊稅基
8.目前我們的稅基太狹窄,我們也在立法會討論多年。以往歷屆政府也曾研究過商品及服務稅(GST)的問題。我今日提出這個,可能是曲高和寡。但如果我們長期依靠低稅率,而稅種又這麼狹窄,基本上只有三大種,就是利得稅(收1677億);印花稅(收1130億)和薪俸稅(收729億)。

9.我們應否擴寬稅種呢?按早前的研究估計,每抽一個百分點的GST稅就等於60億元,倘若抽5%GST稅,就等於300億元收入。不要小看這300億元的收入,它好像「冬天的一件爛棉納」,起碼可以保暖。要做這是”開源”的決定,就看司長你的勇氣了。

II全速發展「北部都會區」
10.財政預算案第120和123段談及「明日大嶼」和「北部都會區」,但明日大嶼是一項「擔沙填海」的計劃,既昂貴又花時,要到2027年才填海,2034年才有第一個單位入伙,是兩屆政府之後才能實現,有違我們特首候選人李家超先生「以結果為目標」的政綱。

11.反而「城隍廟」近在身傍,我們只要快速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三通一平」,就能建樓。特區政府只要全面提升效率,必定成功。倘若仍然按照好像昨天工務事務委員會所討論,興建一條稔灣7.8公里長的路,需花7年以上才能建好,這樣做甚麽也不成的!

12.特區政府,尤其是公務員架構下的官僚風氣,「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必須要快快改革的。

D.節流方面
13.目前我們三座大山的開支很大,第一是醫療衛生,高達1628億、社福1200億和教育1119億。三條數合共3947億,以7159億收入來計算,支出佔收入55.13%,的確很貴,我們必須想辦法控制和減低。

I活化強積金
14.活化強積金可能是其中一個辦法。純粹由公營機構來負責照顧我們的健康,會是很吃力,我也明白到政府已經有政策鼓勵我們購買醫療保險可享有減稅,但是成效不彰。

15.最好用強積金的錢,容許達到某個歲數以上的僱員用強積金來購買醫療保險。這裡的分別很大。扣稅並不吸引,但強積金是已出之物,用來購買醫療保險更為吸引,市民自購自保,可改善醫療質素,亦減輕公營醫療機構的負荷。

II善用郊野公園
16.香港如何改善旅遊業,行山活動可以是個很大的旅游吸引點。目前政府投放20億元在郊野公園,實在相太少,我們應該投放多些資源,整好郊野公園設施,將郊野公園打造成方便環保兼且健康旅遊景點,把香港打造成「特色花園運動城市」,吸引更多海內、海外和本地遊客參與健康行山活動。

III 精簡公務員團隊
17.最後希望政府公務員團隊和我一樣,都要瘦身。我現在200磅爬山也很喘氣。同樣,特區政府的十八萬公務員團隊,龐大冗腫,花費高兼效率低,是時候精簡,否則會繼續拖累政府的步伐。

18.主席,本人僅此陳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