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1日是香港商會兩年一屆的換屆大日子,我深感榮幸的接受邀請,參選新一屆的理事局成員選舉。時光飛逝,回顧自己在廣州的一年,心有愧疚,因自身工作的繁忙,我沒有為商會做出什麼重大的貢獻。轉眼重選,在理事會各位同仁的支持下,以80票僥倖當選。我內心五味交集,一方面慚愧上一年沒有事事躬親,另一方面為理事會和各位同仁的包容而感動。希望在來屆多花時間為商會出多點綿力。
香港商會廣東地區成立至今已踏入第13年,一直秉承著“粵港攜手,共創繁榮”的宗旨。一系列來自中央的優惠政策使廣東成為吸引香港、澳門乃至全球投資的大動力。為此,香港商會作為兩地的對配樞紐,不斷為會員提供各種平臺、資訊,並搭建政企、商企互通的橋樑。最近,商會剛榮獲 “Regional Grand Priza (champion) of the Outstanding Membership Award for Asia & Australasia region”。林會長希望商會借籍鼓勵、團結一致,凝心聚力創未來。
作為專業金融組別的召集人,深感到中央給予的政策以及綜合發展條件已經成熟,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已來臨。從制定CEPA,到李克強副總理2011年8月訪港,實施服務業先行先試政策,緊接著“廣州南海、深圳前海、珠海橫琴”三子落地,廣深高鐵、珠三角城軌、港珠澳大橋等基礎設施的加快建設,加上《珠三角發展規劃綱要》所涉及的一大批密切聯繫港澳、優化產業佈局的大規劃大專案等。這一切一致表明,從政策、交通、法律三大層面,大力發展服務產業和內需市場的時刻已到來,能否抓住這發展的關鍵時刻,關係到我們在近期以及相對長的一段時間內能否更快,更迅猛的發展。如何把握、利用、實現香港高水準的服務業和品牌優勢與珠三角發展對接,是我們近期的攻堅目標。
33年前,鄧小平南巡,提出改革開放,把深圳列為經濟特區。經濟特區成立以來,深圳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史上的罕見奇跡。深圳學習香港發展的經濟結構、模式,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造就了世界工廠。但是近幾年,深圳出現資源瓶頸,經濟增速連續下降,在經濟總量上已被曾經遠拋在後面的城市趕上。深圳市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10月,深圳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083.7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5%,比1月-9月提高0.3個百分點,為歷史之低1。深圳發展了30多年,經濟確實增長了,但持續性卻被中斷。有專家認為:深圳改革所涉及的層面已經超出深圳市這一層級能夠決策的權限,改革已經觸及天花板。另外,在市場開放度來說,加入了的WTO看似開放,但在法律層面上仍是困難險阻、關卡重重。
正因為這樣,中央政府明白單靠勞動力以及目前的開放程度是無法實現持續經濟高速增長。因此,在保持第一、二產業的持續發展同時,開發第三產業、高端服務行業才是真正的長遠的發展戰略,強國的競爭最激烈的在於金融業在國際舞臺的比拼,這也為世界各國各城市的先進經驗所證實。這一次,相比于第一發展階段的改革開放政策,政府向著更高的開放度,更集中的目標,推進第二個階段,發展經濟特區中的特區,集地域優勢,打造前海、南沙、橫琴“金三角”或珠三角的“海灣區”,猶如發出的3枚嶄新的量身定做的實驗性同步衛星,目的是獲取資料以示範全國,其定位準確,輻射廣泛。 33年前的第一枚實驗衛星已經為這3枚新星開闢了前進的方向,並在這33年中累計了不可估量的智慧經驗、人才、財力,第二次的發射與第一次的不可同日而語。33年前為深圳發射的那枚實驗衛星是由工業火箭推動的,雖然勢頭來得強勁迅猛,但已陷入瓶頸。如今,這三枚新星是由結構精良的火箭推動,工農業為火箭頭,金融、會計、法律等服務部門為推進器,形成強有力的能量支持,相較於第一次,其能量是以幾何倍數的增長,充分的為實驗衛星的成功發射做好準備。當實驗衛星成功為GDP發展做出效應性貢獻的時候,就是其在全國遍地開花的時刻。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作為特區中的特區,構築世界級的金融、貿易及創意產業中心,能否有成果已經不在討論的範圍,成果多少,能否最大限度的發揮區域潛力才是關注的要點。三者同步為珠三角鍍金,這是新階段的開啟,不容有失。
我深知一條道理,中低層次的經濟發展道路是光靠勞動力,中高層次的道路是依靠第三產業服務業,最高層次的是依仗國家信用,國際影響力以及國際地位,向全世界人民借貸,利用世界資金為本國牟利發展的康莊大道。我認為,國家的發展猶如經營公司,上市能更大程度的融資,以更快的速度發展壯大自己,為經營好公司,每個企業都力爭在條件成熟時,積極上市,國家也是如此。中國在2001年12月10正式成為WTO成員,其過程並非一帆風順,談判從1995年的“複關”轉為“加入WTO”一直持續6年,美國和巴西兩國為了以此為本國爭取更多利益,遲遲不肯投上同意票。隨著中國地位的提高,其加入之勢已不可阻擋,在11年前的11月,中國談判成功。2008年的8月8日,在累計了7年的經濟基礎後,中國以開辦奧運為契機,向世界展示我們籌謀已久的一次登臺,這次的展示,登上的是世界舞臺,展示的觀眾是全世界近40億的人口。讓全世界的人民看到我們中國的加入WTO後的成績,驚歎中國火箭般的發展速度,這就是中國的“上市”。
如今情勢,美國仍然是世界最強國,美元作為國際貨幣,舉全世界的資金為本國牟利,不斷鞏固自己的地位。我相信,當我國成功轉型時,美國光環將被削弱,正如在加入WTO時的情形一樣,勢不可擋下,中國經濟會愈加蓬勃。
注釋: 1. 香港文汇网:習近平南巡 深圳將全方位開放
http://news.wenweipo.com/2012/12/17/IN12121700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