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銀行 (HSBC) 作為歐洲最大金融機構,其經營範圍涉及約80個國家和地區,去年淨利潤為168億美元。它的美國分支可列入全美十大銀行。即使如此,也難逃美國監察系統的審查和處罰。滙豐洗錢事件因為美國參議院的一份報告而受到關注。經過多年調查,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於2012年7月16日發佈一份長達330多頁的報告,指責滙豐銀行七宗罪:包括反洗錢體系長期存在嚴重缺陷、分支機搆風險較高、設法逃避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管理處調查、忽視一些客戶與恐怖主義的聯繫、兌付大額可疑旅行支票、提供不記名股票帳戶服務和放任反洗錢缺陷等。1
美國州級和聯邦政府決定,不對滙豐銀行提起刑事指控避免動搖全球金融系統,而以創紀錄的19億美元和解協定暫時了結此案。美國以其違反《銀行保密法》(Bank Secrecy Act) 和《對敵貿易法》(Trading with Enemy Act) 為處罰依據,與滙豐簽訂暫緩起訴協定,責令其向美國司法部支付12.56億美元的罰金,並在美國監管機構完成一項為期五年的調查之後再次支付6.65億美元,作為協定的一部分,滙豐必須同時加強內部控制,避免在未來五年之內再觸犯法律。如果滙豐銀行再次違反聯邦法規,司法部可以重啟此案,對其提起刑事指控。美國司法部助理部長Lanny Breuer說:美國已經在該銀行內部安放了監測設備,這是美國首次對一家外國銀行的實施的措施。2
有些學者認為美國舉措正當,它破除了“大到不能被起訴”的概念,遵從一種“威懾”的傾向,以強有力的執法以及高於預期不當收益的可能進行懲罰。以往各國的態度往往是,不涉及本國利益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3但滙豐巨額賠償啟示所有全球有分支機搆的國際銀行在無法避開美國市場的條件下,準備好迎接更有力的執法,督促內部監管。我卻對此有另一番解讀。
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以來,資料顯示,美國毫不間斷的處罰一系列外國銀行:2012年荷蘭國際集團(ING)遭罰6.19億美元,2012年瑞士銀行集團遭罰(UBS)7億8000萬美元、2010年荷蘭銀行 (ABN Amro) 遭罰5億美元、2010年巴克萊(Barclays)遭罰2.98億美元、 2009年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遭罰5.36億美元以及2009年勞埃德銀行 (Lloyds) 遭罰3.5億美元。目前,美國正在對德意志銀行 (Deutsche Bank) 以及其他國際銀行進行調查。另一方面,外國企業也不例外,以違反美國托拉斯法(anti-trust)為例,台韓日面板大廠近年來遭美國司法部裁罰:奇美電遭罰2.2億美元、華映遭罰6000多萬美元、彩晶遭罰3000萬美元、LGDisplay遭罰4億美元、Sharp遭罰1.2億美元。4 外加美國指控德國西門子、德國戴姆勒以及英國BAE系統在海外行賄,分別以16億美元、1.84億美元及4億美元和解。我們是否可以作出結論,罰款是美國的一項可觀的財政收入?
美國是個法治國家, 但是這一系列的在司法行動下的控訴掩飾不了其赤裸的政治意圖。自金融海嘯以來,美國的經濟下滑,美國銀行競爭力下降,其向效益良好的外國銀行發起行動, 給予國內銀行喘息的機會也同時為自己高居不下的財政赤字爭取一定的平衡。正如美國三大汽車產業GM,Chrysler以及Ford搖搖欲墜的時刻,美國毫不遲疑地加大對日本Toyota的各項審查,以一種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的態度發起指控,資料顯示,美國交通部的事故統計 Ford 的事故率遙遙領先,但是被加以苛責或懲罰的却是外國企業,其動機昭然若揭5。
回歸HSBC19.2億元和解一案,美國發出控訴不久,HSBC公開發佈道歉聲明,對於創世紀的和解數額,HSBC始終是被動一方,沒有發起反抗,這讓我費解。首先,HSBC是歐洲銀行,且大部分被指控的違法行為發生在美國以外的國家,美國以非法資金進入美國市場使美國遭受損失的說法並不準確,若要追溯遭到損失的國家,墨西哥以及滙豐全球業務範圍的國家都遭到損失,美國不應該是唯一的擁有司法管轄,英國、墨西哥等國也同理參與管轄。美國在享有大部分來自HSBC稅款收益的同時獨攬和解巨款不符合國際道義。其次,創世紀的19.2億美元的和解巨款來源於洗錢應用回于反洗錢的國際打擊及預防工作或者是用於全世界範圍的公益事業而非單一用於緩解美國經濟, 美國以超級強國的身份,掠奪國際利益已非新鮮事,但是此一案,美國強盜舉措讓國際瞠目。
另一方面,洗錢與銀行業務存在著歷史性的複雜關係。時任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 (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 執行主任的安東尼奧·瑪麗·科斯塔 (Antonio Maria Costa) 在2009年告訴英國報紙《觀察家報》,在危機最嚴重的時候,對一些銀行來說,“很多情況下,毒品交易的贓款是唯一能獲得的流動投資資金。”他說,“來自毒品交易和其他非法活動的錢為銀行間的貸款提供了資金。有跡象表明,一些銀行因此而獲救。” 聯合國估計,2009年,全球洗錢金額達1.6萬億美元,其中約5800億美元和販毒以及其他形式的集團犯罪有關。6 鑒於美國在金融危機後的表現,很難想象,美國的銀行的洗錢活動會比HSBC少。
跨國企業包括銀行的業務活動,涉及美國範圍在所不可免,在非本國謀生,本來就需要戒燥戒嬌、小心翼翼、誠惶誠恐。不難想像,此時此刻,每一家在美國的外資企業都如履薄冰,惶恐不已。7
楊璐
1 中證網-滙豐銀行洗錢門
http://www.cs.com.cn/hw/hwgsbd/201208/t20120803_3438393.html
2 滙豐19億美元和解美國洗錢指控 New York Times
http://cn.nytimes.com/article/business/2012/12/11/c11hsbc/
3 餘豐慧:匯豐銀行洗錢醜聞暴監管巨大漏洞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cs.com.cn/gg/gsxw/201207/t20120720_3417793.html
4 今日新聞:反托拉斯民事和解 友達:不影響財務業務 http://www.nownews.com/2012/07/12/320-2833781.htm
5 US对外国企业/银行的罚款
http://mypaper.pchome.com.tw/prudencio/post/1323160058
6 羅伯托•薩維亞諾:國際銀行從黑幫洗錢和非法交易中獲利,New York Times
http://cn.nytimes.com/article/opinion/2012/09/08/c08mob/
7 同上5